“熱戰”很難打起來
  【環球軍事報道】從大城市頓涅茨克到周邊的15個城鎮,一個接一個的市政大樓和警察局被“親俄武裝分子”輕鬆占領;自北向南,神秘武裝人員從手無寸鐵到一夜之間擁有了21輛裝甲車;從國內到國際,美歐俄從口水戰到經濟製裁再到宣稱部署更多軍隊,展開更大動作……烏克蘭東部地區事實上成了美歐俄角力的最新戰場。只不過,這場戰鬥迄今為止不用槍彈,而是一場通過人心爭奪、輿論導引和情報開路的“靜寂戰爭”。
  烏克蘭境內之所以發生如此奇怪的“戰爭”方式,這與各方面的因素綜合作用有關。美國和歐洲內部在如何對待俄羅斯問題內部分歧,讓西方國家政府不能下決心與俄“來硬的”。美國國務卿克裡17日已經抵達日內瓦,希望能與俄烏兩國外長就克裡米亞局勢達成“至少某種意義”的協定。歐盟成員國也在私下裡表示,直接的軍事對抗將令歐洲“傷不起”。《環球時報》記者17日抵達頓涅茨克時,來自歐洲各國的要員同機抵達,他們希望能跟烏克蘭地方官員和親俄勢力“直接溝通,尋找答案”。
  烏克蘭臨時政府現在的戰略目標是保持烏克蘭的統一,確保下個月的大選如期舉行,盡最大努力避免流血。這讓烏臨時政府面對親俄勢力時“很難真正下決心”展開對抗。
  更為重要的是,烏克蘭與俄羅斯複雜的“親兄弟般”的歷史與現實讓雙方很難“刀槍相見”。基輔外國語學院大二學生卡佳的父親是烏克蘭人,母親是俄羅斯人,舅舅現在生活在俄羅斯。他們家庭往往會就當下的局勢爭吵不休,而卡佳父親身為曾在烏軍服役的軍人,很想“提槍上陣”,但母親和舅舅都表示:“一家人要向誰開槍?”縱觀俄烏的歷史,雙方一直爭論誰是基輔羅斯歷史與文化的直接傳承者,雖說俄烏雙方觀點不一,但不否認他們同根、同源的文化與歷史。
  【環球時報赴頓涅茨克特派記者 邱永崢 劉暢 駐烏克蘭特約記者 肖萬寧】  (原標題:美歐內部對俄態度分歧嚴重 難下決心對俄強硬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x89vxhkt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